(徐淮網收藏欄目 馬清彥 鑾翠翠訊)徐州收藏家協會系列報道 【文化紫砂就是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包括高雅的書畫裝飾過的紫砂作品,是愛紫砂的文化人和熱愛文化的紫砂藝人相結合的藝術成果。 陳曼生、梅調鼎、瞿子冶與紫砂結緣,他們創作的陶刻銘文切壺切茶切情,開創了詩文書畫與紫砂壺藝結合的新面貌,為后人留下了“壺隨字貴,字依壺傳”的藝術結合形式。 曼生與他的一批文士幕僚們對宜興紫砂陶刻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創造了紫砂陶刻史上輝煌的時期。 歷史一路走來,文化人總在引領和提升紫砂藝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的書畫家,紛紛應邀來宜興,為紫砂壺上題詩作畫。 如上海的朱屺瞻、唐云、程十發,南京的林散之,北京的啟功、張守智等等都大顯身手,又一次為紫砂壺提升了文化品位。】 今天是我市收藏家協會紫砂專業委員會成立十周年日子,來自我市和北京及宜興等地市的40多位紫砂業界的學者和紫砂制作的大家及愛好者和收藏家及書畫家共聚一堂。 追溯徐州紫砂文化的悠久歷史,探討徐州紫砂業界的今后發展。 會后紫砂制作名家和書畫名家,現場揮毫為紫砂愛好者在紫砂壺具上繪畫提銘,紫砂制作大家現場刻繪,受到紫砂愛好者的好評……。 |